微重力模擬旋轉壁式容器(Rotating Wall Vessel,RWV)在類器官培養中具有顯著優勢,通過模擬微重力環境,為類器官的生長和分化提供了獨特的條件。以下是對其原理、應用、優勢及局限性的詳細分析:
一、原理
RWV最初由NASA開發,其工作原理基于clinostat,通過旋轉圓形或圓柱形容器創建低剪切混合和模擬微重力環境。容器沿水平軸緩慢旋轉(通常0.5~30 rpm),結合垂直軸微調,使液體在容器內進行“固體體”旋轉,產生溫和的低剪切混合和連續翻滾運動。這種環境能夠消除重力驅動的沉降和細胞-基質接觸抑制,使細胞在低剪切力環境中自然聚集,形成三維球狀結構(Spheroids),更貼近體內組織生理狀態。
二、應用
1.促進類器官分化:RWV可將類器官分化為特定組織類型。例如,Wilkinson等使用4 mL HARV型RWV生成肺組織類器官,適用于高通量篩選;DiStefano等將部分新生類器官轉移到RWV中培養,與靜態培養相比,RWV中的視網膜類器官生長更快、成熟更早,RNA-seq轉錄組分析表明,RWV中類器官的基因表達模式與體內視網膜更早時間點的模式匹配。
2.擴增多能干細胞:RWV可在懸浮培養中擴增大量干細胞并維持其多能性,無需昂貴的基質蛋白。例如,Rogers等使用廉價的明膠基微載體在55 mL商業RWV系統中培養人類間充質干細胞,細胞在8天內擴增了16倍,并保持了分化能力和免疫調節潛力。
3.形成球體:通過在RWV中高密度培養細胞使其自聚集形成球體。Botta等的研究中對球體形成進行了實時成像,顯示聚集物體的大小隨時間增加。
4.增強細胞培養:在低剪切環境中顯著增強混合,可提高細胞性能,如在人類細胞系中重組蛋白產量增加。
三、優勢
1.模擬生理條件:RWV能夠模擬微重力環境,為類器官的生長和分化提供更接近體內的條件。
2.提高培養質量:在低剪切力環境下,細胞能夠自然聚集形成三維結構,有助于類器官的均勻發育和定向分化。
3.促進細胞-細胞、細胞-基質相互作用:RWV培養環境有助于構建更復雜的組織結構,如類器官或腫瘤球體。
四、局限性
1.操作要求高:使用RWV需要較高的操作技能,細胞接種和換液過程中要特別注意避免引入氣泡,因為氣泡會產生局部高剪切力,影響類器官的生長。
2.旋轉速度難以確定:確定合適的旋轉速度頗具挑戰,對于大小和密度不同的類器官,很難找到一個統一的最佳轉速。
3.模擬微重力環境的局限性:模擬微重力環境可能對某些細胞和組織類型產生不利影響,并非所有類器官都適合在RWV中培養。